必赢线路检测中心 > 原创天地 > 正文

文章来源:必赢官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1-05-06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1987年7月17日,这首咏蛙诗出现在《羊城晚报》发表的一篇不足200字的短文中,传说为毛泽东少年时期的作品,表达了他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诗作的真伪现已无从考查,但今年春来的消息,确是这小家伙亲口告诉我的。

前一阵子,途径学校一处池塘旁,正走着,耳边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鸣叫,仔细听,像是给玩具拧发条发出的声音,每走两步,池塘的另一处又会发出同样的鸣叫声,我意识到是青蛙,定睛向池塘望去,茂密的水草却将它们的身影遮盖得严严实实。

青蛙自古就是诗人笔下的宠儿,独特的蛙声也成为古代诗歌中最常用的意象之一。唐代贾弇有一首五绝《孟夏》,“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能将蛙鸣比作管弦演奏,贾弇的志趣不可谓不高。蛙鸣对农业生产同样有着重要意义,青蛙捕食害虫,是农田天然的守护神;宋朝叶绍翁的笔记《四朝闻见录》记载,青蛙“能食害稼者”, 蛙鸣响亮,预示着庄稼丰收,南宋诗人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中的“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就充分彰显了这个道理;辛弃疾罢官回到上饶闲居,作“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该是打心眼里为农人们感到高兴啊。

春天气温回暖时,青蛙便开始准备繁殖,我在池塘边所听到的,或许是几只最先苏醒的青蛙在求偶罢。课本里讲《诗经》,头一篇便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老师问我们,雎鸠是什么,高中课本里解释是,一种叫声“关关”的水鸟,而事实上并没有叫声“关关”的鸟,那到底是什么?“青蛙!”老师的回答让我们都瞪大了眼睛。

我就想着,水岸边邂逅的才子佳人,缠绵暧昧,耳边传来的竟是青蛙那粗俗聒噪的的声音,不禁扑哧地笑了出来,一点都不浪漫好吗?

现在想来,也许是我们刻意给诗经加了一层滤镜,为什么不愿意相信那么美的意境和故事,就发生在平凡的生活场景中呢?万物萌动只因春至,只是桃花妖艳惹眼,野草、油菜就代表不了春天?青蛙就不能和爱情相提并论?我更愿意相信,春日的早晨,儒雅的小伙和害羞的姑娘在水岸边进行一场浪漫的约会,莫名的情愫四下升起,爱意浓烈,缠绵悱恻,欣喜若狂,耳边是萦绕不绝的蛙声,吟唱着世间的美好。哦,原来“关关”就是“呱呱”啊!

青蛙还有一个名字,田鸡,今南人所谓水鸡者,亦田鸡也。“西江俗喜食蛙,呼蛙曰老蛤”,李贺《苦昼短》有云:“食熊则肥,食蛙则瘦”,那时没有什么收入来源的穷人会去捕蛙钓蛙,食蛙可以使他们免受饿死,故“食蛙则瘦”,蛙也就成了贫贱的食物。

直到中唐,柳宗元贬至柳州,韩愈被谪到潮州,政治上失意的两人常有书信往来,谈天论地,韩愈常感内心苦闷,柳宗元写信劝韩愈吃虾蟆,虾蟆就是蛙,韩愈回《答柳柳州食虾蟆》,他说虾蟆“居然当鼎味,岂不辱钓罩”,可见韩愈并不想吃这种食物,尽管最后还是吃了,却吃的并不欢喜,“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常惧染蛮夷,失平生好乐。”韩愈说他害怕吃了染上蛮夷之气,反观乐观主义的柳宗元却吃的津津有味,以至于“甘食如豢豹”。若是换作大吃货苏轼,想必都在和柳宗元争论怎么做虾蟆最好吃了吧。

又想起祖父,儿时暑假在乡下祖父家玩耍,一次在后院抓蚂蚱,突然从面前蹦出一只好大的青蛙,我被吓倒在地上大哭,青蛙瞪着老大的眼睛看着我,我害怕极了,一动也不敢动,祖父在屋里听到哭声,立马奔过来赶走青蛙,抱起地上的我,我记得他的臂弯是那样坚实可靠。

我上初中了,祖父也老了,一家人去酒店吃饭时,桌上有牛蛙,做了一辈子农民的祖父不知道牛蛙是什么,他说蛙是益虫,说什么也不肯吃。后来祖父去世了,细雨霏霏,我在灵柩前哭了一夜,院子里有一只好大的青蛙,跟好多年前祖父赶走的那只一样,也瞪着老大的眼睛,祖父最终也没见到我上大学。

春又至,蛙又鸣,一切都没有改变,然而盛夏已经走过十九个轮回了。雨从上面下着,池塘在下面喝,青蛙在一旁欢呼,“呱呱,呱呱”,无所顾忌,“一场春雨一场暖”嘛!郁郁葱葱的水草里,绿油油的遮掩下,藏在多少个狂放不羁的诗人呢?

19级新闻传播学专业:钱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