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线路检测中心 > 原创天地 > 正文

“有种骄傲在心底”(岁月湘情)

文章来源:必赢官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08-12-11

    编者按:岁月积淀悠长,湘情浮动弥香。三十年韶光已逝,而今回首过往,昔日点滴已化作心中的一抹笑意。任时光变迁,这份浓情早融入了她的血脉,于谈笑中倾吐,于秀、泉二山中尽显,于画眉潭水中荡起层层涟漪。湘大的一草一木皆凝聚着这岁月的情愫,时光的足迹。如今已没有了往昔初建的荒敝及生活的清苦,依然磨不尽的是那份存于心底的依恋。再提当年,盛老师将这份浓情化作了以湘大为傲的话语。

 

“有种骄傲在心底”

       ——访必赢线路检测中心中文系主任盛新华教授

 

        一排书柜,一张笑脸,相映成章。慈祥、严谨、平易近人并散发着一种不老的风采,这就是盛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时光荏苒,岁月蹉跎,转眼,盛老师已在湘大度过三十一个春秋,借母校五十华诞之机,且让我们来听听盛老师讲述她的湘大情结。

复提当年青春志

千里不舍湘园情

       1945年盛老师出生于湖南浏阳的一个农民家庭,贫寒的家境塑造了她乐观向上的性格。早在初中毕业时,盛老师就有报考师范中专的想法,但在她的班主任的挽留下读完了高中;1964年,热爱语言的她考入了四川大学中文系,1969年她凭借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一圆少年时的梦想。不久后,由于工作出色被调至四川大学组织部,在他人看来,也许这正是一个青云直上的好机会,但对于盛老师而言,梦想的天平失衡了。她多次向领导提出要重回讲台,却屡屡遭拒。

     梦想总是被意志坚定的人实现。1977年,随着高考的恢复,湘潭大学开始复校,全国各大高校都积极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的号召,向湘大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而四川大学作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八所高校之一,自然也不例外。恰逢此机,盛老师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对毛主席的崇敬以及对再次踏上讲台的强烈愿望,立即向川大提出了申请,满怀激情准备投身湘大的建设。由于她一贯秉承着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川大的领导非常不愿让她离开,她清楚地记得当时有位领导对她说:“我劝你最好还是别走,一旦离开了川大,再想回来就不太可能了。”而盛老师仍然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湖南,来到了湘大。

        事隔三十余年,忆起当年往事,盛老师仍不悔当年选择。正如她一再提到的,虽然这三十年历经风雨坎坷,但是三尺讲台记录了她的青葱岁月、成就了她的人生梦想,所有付出与汗水都已化作心底的骄傲。

 

勤栽桃李满园春

润物无声三十载

        回想第一次来到湘大的情形,盛老师仍历历在目:一条弯弯曲曲的黄土路,两排简易的平房就是当时湘潭大学的全部。正处在大好年华的盛老师兴冲冲回到湖南,见到这样寒酸的学校,顿时,那颗原本炽热的心凉了半截。但是当时的情况容不得她多想,在短暂的失落后,她立即投入到新的建设工作中去。

        在复校初期,湘大教职工的生活条件之艰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由于没有职工宿舍,盛老师夫妇和其他老师一样,住在附近红旗村中的一户农家里,“80年代大家的生活都不好过,虽然农民们将自己最好的房子让给了我们,但是一到下雨天还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而只要一下雪,房顶都有被压塌的危险。”逢年过节时,物资的匮乏、天气的恶劣无一不在考验着湘大师生的意志,但盛老师并没有畏难情绪,而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刚刚恢复招生的湘大多门学科面临无人上课的窘境,盛老师临危受命,接下了逻辑学这门之前只略微涉猎的学科(如今的她早已在逻辑学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她感叹道:“正是这样的湘大才让我学到更多!”在那段艰苦岁月,盛老师几乎上过所有和语言相关的课程,谈到这里,她给自己的评价是:大胆。“年轻的时候不胆大,那什么时候才放开胆子呢!”

        常忆当年苦,苦中觅甘甜。逆境中,进取是不老的话题。盛老师在湘大执教三十年,但77级是她唯一担任过班主任的一届,提起当年的学生,盛老师有说不完的话题。那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学生的年龄层次跨度极大,成分也十分复杂,有刚毕业的高中生,但更多的是已放下课本多年的“老生”以及退伍军人等,本来她还在想面对这样的一个班级,到底该怎样管理。可是不久,她发现,学生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求知欲特别强、进取心也特别强,并且与老师像朋友一般,每当老师家有什么活计,班里的学生总会主动地到老师家帮忙。而在课余,他们同样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图书馆里为数不多的书籍,盛老师谈及此满脸欣慰。当时的学生有的只比盛老师小五六岁,自主能力十分突出,“我这个班主任根本不用操心。”她笑着说道。那时,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她为“盛妈妈”,如今,她已由“盛妈妈”变成了“盛奶奶”,却依旧如夕日般亲切。

        作为一名老师,学生的成功便是自己的成功,说到那些功成名就的学生们,盛老师总带着幸福的微笑。盛门学子中除了声名卓绝者外还有更多虽有不俗成就却不为人所知的人物,吴晓辉便是其中之一。吴晓辉1992年从长沙一中毕业,因高考发挥失利,只考上当时湘潭大学中文系所开的秘书专业(专科),大学里的吴晓辉爱唱爱跳,是班上的文艺积极分子,同时学习成绩也一直遥遥领先于班上其他同学,在全国英语六级考试中她的成绩排在全省第一位。大三时,学校里正好有个专升本的机会,时任中文系主任的盛老师考虑到吴晓辉平时成绩优异、表现良好完全符合专升本的条件,就立即向学校提交了书面申请,最终吴晓辉成功进入了湘大中文系本科班,后考入北京外交学院读研,毕业后曾担任外交部驻新加坡等国大使,现为联合国顾问。这个柔弱的长沙姑娘凭借其坚韧的意志力一步步从湘潭大学秘书专业走进了哈佛大学,也为湘大的繁荣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再立于这满园桃李之中,盛老师已经年过花甲,三十年的辛勤换来而今丰硕成果,无论是当教授还是普通老师,有学生喊“盛奶奶”时,才是她最快乐的吧!

 

柳暗花明春色美

苦尽甘来万业兴

        复校意味着新生,当时的湘大正如初生花蕾一般,紧紧抱在一起,等待着绽放的绚烂。同走泥土路,同住茅草屋,物资固然匮乏,但依旧乐观。老师们虽来自五湖四海,但同怀建设湘大的拳拳之心,彼此间从无芥蒂。从红旗村到教室的路上,留下的不仅仅是串串欢声笑语,还有激烈的学术争论之声。“无论哪位老师写了新论文或者学术研究上有了新进展,总会拿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征求大家的意见。”就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湘大的学科建设正如盛老师所言的那样蒸蒸日上,日臻完善,看到今天的湘大,盛老师由衷地感叹道:“奋斗的过程并不觉得苦,因为苦得值。”

        岁月辗转,铅华洗净,一代新人换旧人,盛老师表示,和当年的学术团体比起来,如今的老师学术视野更为广阔,思维也更加活跃,能够突破传统框架的束缚,知识面更广,研究学科稳定,定向研究十分常见,但唯一不变的是,湘大拥有浓厚的学术气氛和“博学笃行,盛德日新”的大学精神。在谈及湘大的变化时,盛老师讲到湘大各方面的发展有目共睹,但其中最显著的要数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了,湘潭大学现设有20个学院(教学部),72个本科专业,1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就中文系而言,由最初只招两个班新生到如今设立了8个硕士点,1个博士点,湘大可说是日新月异。

        盛老师说:“学校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地方,绝对不能停滞不前,湘大就是如此,在以后的发展中,湘大仍将立足于学科建和方面,力图使湘潭大学更上一层楼。”

        采访结束后,盛老师指着郁郁葱葱的秀山、泉山,骄傲地说:“这山上的树都是当年建设湘大时我们栽下的,如今一晃三十年,小树苗都长大了,原本一片荒地也建起了幢幢高楼。我是看着湘大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就像一位母亲看着孩子从婴儿长成了俊朗的少年,所以我总觉得自己有了骄傲的资本。”

 

 

 

记者手记

        作为普通的湘大学子,我们有幸能够采访这样德高望重的教授,盛老师是一位性格温和、和蔼可亲的知识分子,采访中,盛老师的乐观向上深深感染了我们,从见面开始,笑容从未离开过她的嘴角,她说:“我从来不觉得又什么事情值得担心,人这一辈子总要开开心心地过。”在她的身上不仅仅闪耀着知识的光芒,更多的体现了盛老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人格魅力。

         盛老师对湘大拥有一份特殊的情谊,在挥洒过青春汗水的这片土地上,她倾注过太多的感情,如今的盛老师还躬耕于三尺讲台,为湘大的发展发光发热,让我们祝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