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多地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出现较大调整,其中鲁迅的《阿Q正传》、《为了忘却的纪念》等多篇作品被删除。针对这一改革,网上引发热议。
尽管有人对此持正面意见,但我想说鲁迅“大撤退”,万万不可!
首先,对于撤退鲁迅文章的理由,我实在不得其解。有人说“鲁迅的文章和我们的时代有隔阂,太晦涩难懂”。 可是,身处不同时代,当然会有文化差异。照这个理论,岂不是《诗经》《楚辞》更应该删减?那么悠久的历史积淀与日新月异的现代岂不是会有无法跨越的鸿沟?其实重点不在差异,而是在老师怎么解读这个文化差异。当老师能把其中的文字游戏讲解清楚时,学生自会觉得趣味十足,耐人寻味。
至于说鲁迅的文字太晦涩难懂就有些匪夷所思了。一方面,鲁迅的文章并不全是生涩难懂的,就像《从百草园三味书屋》《社戏》这些题材就挺符合小孩的阅读水平和审美趣味的,并不能以偏概全。另一方面,既然说鲁迅的文字晦涩难懂,如果还要学生自己去选读那些文章,学生岂不更是读一头雾水?就像学数学一样,不能因为那个理论有点复杂就撒手不教学生了,还是要耐心的慢慢引导。
其次,鲁迅的文章有他的现实批判意义。先生笔下的经典形象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国学大师,孔乙己复活了;中国文学始终没得到过诺贝尔奖,却自我安慰到“中国从不看重诺贝尔奖”,阿Q回来了;像逆来顺受的“祥林嫂、润土”更是遍布在社会底层…只要中国人一天不能彻底洗刷掉国民性中的劣性因素,展现出自立、自为的精神面貌,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就始终有存在意义。
“一提鲁迅,大家就联想到一个横眉冷对的老头。”虽然这句话形容鲁迅先生并不全面,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个坏的评价,至少它能代表中国的批判精神。有批判才会有进步,如果满世界都是“好好先生”,那这个社会只会在“万物和谐”的表面下慢慢腐烂。矿难屡屡发生,总要有人站出来替贫苦矿工说话;把灾难性新闻写成歌功颂德的报道,总要有人站出来批评纠正......而这种批判精神归根结底还是要从学生时代培养起。所以认真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对社会是必须的。
就像先生的《药》里说道的一样:“痛苦的不是我的死,而是我的同胞不知我为何而死。”而现在,痛苦的不是鲁迅的文章没有价值,而是人们不知道他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