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上网,拒绝成瘾
我听说这么件事:一位毕业了两年的大学生,一直没工作,专职在家啃老,而且成天窝在电脑前上网,什么事也不干,什么人也不见。我不知道该不该同情这位年轻朋友,但至少让人担心,是不是也该治一治,这算哪门子事呢。
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最近通过了专家组论证,如果个人由于过度使用网络导致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而一旦停止或减少使用便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或睡眠障碍,就可以诊断为“精神行为障碍”,通俗点说就是得了“精神疾病”。这一诊断标准立刻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和争议,有人认为未免小题大做,有人认为于事无补,还有人从病理、司法等专业领域提出了质疑。这些问题暂置一旁,可以肯定的是:网络成瘾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显示出普遍化的趋势,并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中国的网民数量现在是世界第一,“网络成瘾”的精神病患者数量,估计也将是蔚为可观的数字。一句话,网络成瘾已然成为时下流行的社会疾病。
这一诊断标准,本身只是对临床反映情况的总结规范,这是其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在其里:作为病灶的社会出现了什么病因,为什么人们在现实世界当中遇到的种种不顺心不开心,只能在虚拟世界中找到一个开解的出口,是什么导致我们的心灵对身边世界失掉了吸引力,为填补空虚导致对网络产生病态的依赖。还有一点要特别提出的是,靠对网络的管制(比如网络游戏防沉迷软件系统、未成年人禁入网吧等)过于简单粗暴,而且是没有找准病因:现实世界的疾病只不过是通过网络这个载体表现出来的。
像前面提到了那位失业的大学生朋友,如果按新标准诊断为精神疾病,病因绝不在于网络,也不在于失业压力。可能会这么假设,如果没有网络,如果就业环境宽松,或许就不至于网络成瘾。这种假设不能成立,因为网络是确实存在的,已经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信息载体不容人回避,而且一个赌博上瘾或酒精依赖的人,总不能把责任推给麻将牌或酿酒厂;归咎于就业压力,也是逃避责任的说辞,大学生的成长要多在主观因素上挖潜力,而不要在客观条件上一味抱怨,如果遇到一点挫折(谁不会遇到挫折困难),就逃避现实而且不思进取,只能说他所受到的教育基本上失败了,在人格与能力素养上都存在明显缺陷。
因此,我要郑重提出一个口号:坚持上网,拒绝成瘾。媒体曾经报道过这样的新闻,说某某大学宿舍不牵网络,杜绝上网成瘾,这就和过去男女禁止同校以肃风纪一样迂腐可笑。网络是如此重要的知识和信息传播共享的平台,上网和读书看报都不可缺,而大学生都不能上网,还叫什么大学。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天使的另一面是魔鬼,对于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要有所防范。网络因其多媒体的界面有煽情主义的倾向,因其虚拟的数字化空间而容易导致道德虚无主义,这些都需要成熟的心智来平衡。这种防范工作绝对不是一揽子的规定条例(对于未成年人是可行的),而是扎扎实实引导和培养学生心智上的自觉,意识到“未经省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对自己负责进而对他人负责,养成互联网的美德。一个健全的人应该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上网习惯才是健康有趣的,才是对自己的成长有益的,才是对社会的进步有贡献的(网络的传播特征表明,我们上网不光是参与者,更是建设者)。
以历史眼光看,网络作为新兴事物(我们算是中国第一代网民,90后算是第一代上网长大的一代人),缘于我们的认识和反思不够全面及时,难免会产生乱象,就像报刊刚刚出街的时候,一些“正人君子”的诟病指责在所难免。总之对于网络,既要包容,也要谨慎,很多经验需要我们总结,比如基础教育中关于媒介素养的部分亟待加强,总不能将问题都留到大学来解决,很多人不能上大学怎么办呢?如果这部标准的出台,能够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和深入探讨,其意义就比本身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