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百年经典 回首山乡巨变
湖南日报社推出《文学里的村庄》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
文|陈燚 袁雨晴 曹辉
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在湘西提出10周年之际,湖南日报社党组、编委会精心策划,于10月16日至11月20日重磅推出《文学里的村庄》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经各平台全方位立体传播,目前全网阅读量超7亿次,堪称“现象级产品”。实现了文学和乡村振兴的“双出圈”。
以经典为切入点,探索乡村振兴战略新渠道
《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将文学与乡村结合,让经典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时代主题相遇,带领读者重读10位乡土作家的著作,从不朽的文学经典中发掘,从切身实地的走访中体会,从时代的洪流中寻找记忆。
回首“鲁镇”“高密乡”“清溪村”……他们或偏僻、或贫穷、或萧索、或压抑……但不知不觉间,在时间车轮的滚动中它们已悄然焕发了新的生机。曾经压抑的江南水乡,如今已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农村;曾经偏僻贫穷的高密,如今坐落着闻名全国的“红高粱影视城”;还有红旗渠畔的庙荒村,也已通过发展文旅产业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文学里的村庄》将文学与现实、过去与现在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既是乡村振兴成果的一次重要纪实,也是探索乡村振兴新渠道的一次有效尝试。
以文学为主旋律,寻求传统文化弘扬新路径
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承载着先民的智慧,流淌出文学的灵感。鲁迅常写在文章里的“社戏”,莫言念念不忘精巧的“高密剪纸”,豪迈的“秦腔”亦贯穿贾平凹的笔锋。传统文化穿梭在他们的文学作品里,时至今日,依旧是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
《文学里的村庄》精选出的10位作家,他们讲述的故事取材于脚下的土壤,描写的是人民的平凡生活。这些作品不仅成为传世经典,更成为打开家乡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
随着书籍出版普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和游客走到书中的“村庄”一探究竟,当地居民通过特有的民俗文化,特色传统编织出一份独特有趣的“景点地图”,在游客兴致勃勃游览的同时,政府和居民实现了创收,百姓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古老的传统文化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继续奔涌向前。
合理有效地开发当地特有的文学资源,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讲好具有本地特色的故事,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让群众愿意继承传统、乐意弘扬文化。无疑,《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探索到了一条新的前行路径。
以融媒为创新点,构建传播矩阵形成新影响
《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深入把握媒体融合发展规律,通过丰富报道内容和创新呈现形式,构筑多维立体的融媒体传播矩阵,以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推动报道融合传播。
从表现形式上来看,《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内容呈现丰富。整组报道以“视频+文字+图片”的形式呈现,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信息接收需求,视图文三媒结合的同时,也构建了一场丰富多元的文学接力。
文字内容平易近人,韵律宛转悠扬,极富吸引力。视频选取了与文学经典相关的场景,通过镜头,读者能够感受它们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气息。封面海报精致且考究,摄影图片内容丰富且真实。
在宣传推广方面,《文学里的村庄》系列报道通过主流媒体联动,打造了一个极具价值的传播矩阵,并积极利用报网端微屏等多个媒介平台进行推广,构筑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维视角的传播矩阵,奏响了文艺界的大合唱。
这种跨地域、跨媒体、跨平台的合作模式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传播效率,极大地提高了报道的影响力。
以实践为出发点,聚焦民众践行报道新要求
此次报道,湖南日报社记者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以实践为出发点,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触摸真切变化、把握时代脉搏的律动,用镜头记录下人民群众的点滴生活和伟大实践。
报道人员实地走访了10位文学大家笔下的家乡,穿越了广袤的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真正做到了用脚步丈量土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切实做到了俯下身、弯下腰、沉下心做报道,用敏锐的洞察力观察着这10个村庄的今昔巨变。
“红旗渠”修成后,盘阳村有了一个新的标签——太行山下的“小江南”;“庙荒村”从旱地变成绿洲,摘掉了“贫困帽”……他们真实记录着百年来中国农村的沧桑巨变和时代的高速发展,向观众展现了一幅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乡村发展的美丽画卷。
以上变化不仅体现在村庄的建筑和景观上,更体现在村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上。记者们在报道过程中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将乡村的发展变化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升紧密结合在一起。
(原载《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11月28日07版。作者陈燚、袁雨晴系必赢线路检测中心2023级硕士研究生;曹辉系湖南日报社文体频道总监、高级编辑,必赢线路检测中心硕士生导师)
(原文链接:https://m.voc.com.cn/xhn/news/202312/19071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