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来,我校各级团组织按照统一部署,把大学生骨干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开展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培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按照上级团组织的统一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为进一步强化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系统性,切实发挥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校团委将集中力量举办2010年第一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坚持边学习边借鉴,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请各组织认真贯彻落实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做好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养目标
从履行共青团的根本职责出发,针对大学生骨干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从增强政治素质、提升思想境界、优化能力结构、锤炼作风品格等方面着手,在大学生中培养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的、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的学生骨干,为他们逐步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奠定基础。
二、培养对象
在各二级团组织、校学生会、学生社联及社团、三翼工作室、大学生艺术团、雷锋公司和大学生科协中担任副部长以上干部(班长、团支书亦可)的品学兼优的2008级学生,共300名,各团学组织分配名额见附件。
三、培养模式
1.管理机构。我校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设校长一名,由校团委书记肖志伟同志担任。办公室设在校团委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
2.小组管理。建立学员管理制度,采取导师管理和学员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导师主要由各二级团组织负责同志自荐,校团委遴选,重点考虑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丰富的管理经验、清晰的培训思路、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员。一名导师约负责管理30名左右学员(可按学科专业相近性、关联性原则,由 2—3个学院的学员组建一个团队),主要职责是制定详尽的带班计划,做好指导、组织、协调、服务和沟通工作。设立组委会,下可分为若干个团队,负责人由学员选举产生,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3.学籍管理。我校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为每一位学员建立学籍,从所学课程、参与情况、学习态度、讨论交流发言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客观记录学员在各个培养阶段和环节的表现及成绩。一年学习期结束前,通过组织学员自评、小组鉴定、征求班委会意见等环节,形成学员鉴定表;在此基础上,由校方形成学员学习期间的综合性评语。
四、培养原则
1.坚持把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殊要求相结合。既要尊重人才成长需要历经长期过程的一般规律,科学设计培养内容和方式,系统规划和推进各项工作;又要格外注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这一特殊要求,着重加强理想信念、信仰立场、理论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2.坚持组织培养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各级共青团、学联组织的作用,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要求以及大学生骨干的实际需求,有计划、系统地开展培养工作;又要充分调动培养对象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开展日常学习,加强自我教育。
3.坚持理论框架训练与能力结构训练相结合。既要通过开展理论学习等有效方式,对培养对象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训练,传授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方法;又要采取专业化的培养方式提高培养对象的学习研究、组织协调等社会化能力。
4.坚持把组织社会实践与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引导相结合。既要把组织培养对象参加社会实践作为引导他们了解社会、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又要找准他们普遍关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他们的思想困惑进行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分析和解答,帮助他们廓清思想迷雾、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结论。
5.坚持把培养选拔与日后的观察、举荐、使用相结合。既要在培养期内有计划、分阶段地引导和帮助培养对象逐步提高各方面素质;又要在培养期结束后实行跟踪培养制度,通过推荐理论学习文章、定期分区域开展沟通交流活动、组织在网上研讨重大问题、向有关方面举荐等方式保持与他们的联系和交流,为培养对象成长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五、培养方式
1.理论学习
教学目的:重点帮助培养对象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以及基本国情,增强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甄别能力,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教学方法:举办辅导讲座,引导培养对象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分类研读;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就党的创新理论、重要战略思想、重大政策以及社会思潮、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讲解;编发简明理论学习读本和资料。
2.社会实践
教学目的:重点引导培养对象了解基层、认识国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密切与基层和群众的联系,培养对党、对人民的朴素感情,树立走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的成长道路的意识;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意志品质、培养优良作风;增加社会阅历,培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引导培养对象利用寒暑假返乡的机会或组织他们到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国情考察;组织培养对象深入到基层生产一线参加劳动锻炼,到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乡镇社区挂职锻炼,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培养对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成果。
3.社会观察
教学目的:重点帮助培养对象逐步掌握和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培养和提高独立思考、思辨甄别的意识和能力,澄清思想上的困惑和模糊认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社会热点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形成更深刻、更理性、更全面、更稳定的看法,进而明确坚定的政治方向。
教学方法:举办形势政策报告会;利用媒体开设社会观察专栏对培养对象进行正面引导,组织他们撰写社会观察报告;组织培养对象参与同港澳台和国外青年交流以及短期出访、出国培训和实习等活动,加大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制度、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
4.红色教育
教学目的:重点帮助培养对象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成功的历史必然性,使他们能够从中国革命的内在逻辑出发认识并由衷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增强对革命传统精神的理解,实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增强“先锋”意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教学方法:组织培养对象实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等,观看反映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影片,寻访历史见证人;参与祭奠革命先烈、唱革命歌曲、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观看反映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的影像资料、专题展览,邀请先进典型作事迹报告。
5.能力训练
教学目的:重点帮助培养对象提高以社会化能力为核心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综合素质;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实用知识和技能。
教学方法: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组织培养对象参加各种专业化的能力训练、素质拓展,开展相应的活动进行情景模拟体验。
6.交流研讨
教学目的:重点帮助培养对象在加强自学的基础上认真思考社会现实问题,运用所学理论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激发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批判性思维,锻炼表达能力;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多方交流、共同提高。
教学方法:组织培养对象按班、小组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讨论、质询,就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和辩论,就学习、实践、出访中的收获和体会进行交流。
六、有关要求
1、各二级团学组织要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好成员参加培训。
2、各组织要明确一名干部担任本部门联系人,负责培训期间该部门成员的召集联系等工作。
3、各组织需于4月8 日上午11点前将学员登记表和汇总表报校团委审核,同时把电子版发送至twbgs@xtu.edu.cn。
4、开学典礼及首场培训课将于4月9日在逸夫楼第一报告厅举行,所有学员须于就坐于指定位置参加相关活动,届时校长罗和安将做首场报告。培训结束后,各学员请于4月15日下午3点前以小组为单位将培训心得上交至校团委办公室。
附件:湘潭大学2010年第一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