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拥有近20年一线新闻从业经历的湘潭日报社主任记者肖中华为必赢线路检测中心新闻传播学子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肖中华老师从“大国小烹”这一典故入手,探析媒介融合时代如何做“有味”的记者。本次讲座由必赢线路检测中心田华老师主持。
媒介融合时代,中央厨房的新闻生产模式俨然成为业界公认的高效、便捷的方式。无论是中央一级,还是省市一级,都在这一转型的浪潮中寻找自身的发展方向。肖老师将记者比作厨师,将不同级别的新闻机构比作不同层次的厨房,依次从选位、定位、有味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和同学们分享未来从业的道路上如何能拥有一所自己所中意的厨房。
选位部分,肖老师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向大家介绍湘潭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的运作方式。也给同学们以后的学习和实践提出建议:年轻人既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上好每一堂课、积极关注国家大事、多阅读经典,形成新闻人该有的时代担当,不做“吃瓜群众”和冷漠的看客;也要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参加专业实践、周末担任义工、寒暑假旅游。他强调,新闻工作是理论性很强的业务工作,又是业务性很强的理论工作。
谈及定位,肖老师以湘潭晚报的停刊为例,分析媒体机构的定位失误所带来的灭门之灾。同时以自己在的湘潭日报社的定位为例,向同学们阐述了定位对一个人亦或是一家媒体长久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积极参与者,肖老师在有味部分以自己的作品《一渠水长流、丰碑永屹立》《栉风沐沙天山路》《不能承受的培训之重》等为例,和同学们分享交流如何将新闻作品通过文字表现得文采飞扬、淋淳尽致,让人读后回味无穷。代表作品《栉风沐沙天山路》这篇写在湘潭教育对口援疆20周年之际的文章,选用“一见钟情的牵手、一往无前的赴约、一往情深的交融”三个小标题,镜头似地展现援疆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两地一家亲的教育情怀。文章发出后引发教育部门以及社会群众的一致好评。针对如何写出“有味”的文章,肖中华先生给出以下三点建议:一、题材要紧跟社会痛点、社会热点;二、了解受众需求;三、文本要有文采。
整场讲座持续两个小时,氛围十分热烈。在最后的提问环节,针对同学们“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如何与新媒体博流量”这一问题,肖老师回答,媒介融合时代取胜的关键还是内容,在“内容为王”与“渠道为王”的较量中,传统媒体内容生产能力非新媒体能抗衡,传统媒体通过全媒体中心的打造,通过中央厨房的分发模式以及算法推荐等技术实现渠道的畅通,弥补渠道不足这一短板,通过多媒体形式实现华丽转型、两翼齐飞。
(冀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