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下午15:30,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语文》原主编、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刘丹青教授莅临我校讲座。讲座由必赢线路检测中心陈山青教授教授主持。湖南师范大学陈晖教授、湖南科技大学颜红菊教授、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唐智燕教授,以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题目为《类指成分的话题化功能及其成因》,刘丹青教授首先介绍了类指的指称属性及其表达手段和类指的话题化功能,并且他从语言类型学视野指出“类指性”在汉语的话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刘教授认为,类指成分话题化功能的形成原因有三:其一,类指成分的信息地位,即类指成分属于共享长时已知信息,符合话题化的必要条件;其二,话题优先的类型特点;其三,框架式话题的“框架大于内容原则”及由此形成的“大-小”认知图式。
在提问环节中,刘丹青先生与在座师生们就“方言中话题标记的定指与类指”“话语信息有定和无定的区分”和“话语信息有定和无定是否存在模糊性”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结合自身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而亲切的解答。
最后,陈山青教授总结道,“指称和话题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在刘丹青先生的语法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刘丹青先生的讲座站在学术前沿,以广阔的视野,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揭示了类指成分的话题化功能、必要条件、形成原因及其在汉语话题结构中的作用,为我校从事语言学研究的师生们提供了重要启发和引导。就语言学前沿的指称与话题化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给从事语言学研究的师生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张芷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