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芷筠 朱文静)10月16日晚上19:00,“汉语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建构”讲座在文科楼318会议室顺利举行。上海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中国比较文学》主编,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宋炳辉教授受邀担任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此次讲座由必赢线路检测中心蔡熙教授主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全体研究生以及其他人文学术研究的爱好者来到现场聆听本次讲座。
宋炳辉教授开宗明义,为我们划定了今日所讲翻译文学的内涵与外延:今日所讲翻译文学实指汉语翻译文学。紧接着宋炳辉教授又界定中国现代文学之概念,并阐述了翻译文学于中国现代文学两者之关系,为同学们接下来听讲座捋清思路,奠定坚实基础。
紧接着,宋炳辉教授引出此次讲座重要课题——时空坐标中的中国翻译文学。宋炳辉教授以严复、林纾、鲁迅等作家以及译入书本的实际数据为例,以数据和作家身份的双重性实证翻译文学数量大,持续时间之久,影响之大。
再次,宋炳辉教授从比较文学、世界文学等宏观角度向我们再次阐述了翻译文学。教授以严歌苓、非汉民族翻译文学等为例,向我们讲述了民族文学甚至文学的边界是模糊、具有不确定性的,我们应研究对象,而不是硬套理论。这为学生们打破了心中壁垒,开阔了研究角度。
最后,在蔡熙教授的带领下,宋炳辉教授和同学们还开展了问答讨论环节,内容充实、深刻。宋炳辉教授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详细回答了学生们所提出的“失语”现象、比较文学中的中文系和外文系以及京派、海派等问题。教授向我们提出了文学发展之势随着国际化趋势不可阻挡,且中文系和外文系学者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往往呈五五分之势,为同学们解开了心中疑惑。
宋炳辉教授对整个知识体系娓娓道来,条理清晰明朗,例子、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很多独特新颖的角度以及观点,为同学们打开了思路、提供了启发。最后蔡熙教授进行总结发言,直言许多角度和思路也是第一次听见,同学们也需要打开思路、开阔角度,向宋炳辉教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