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湘慧 全艳琳)4月8日上午10:00,深圳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原所长刘丹青先生莅临必赢线路检测中心,为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师生带来了题为“语义单位的义项非独立观”的讲座。此次讲座由陈山青教授主持,必赢线路检测中心雷励、陈梦兮、李莉亚、彭慧、张燕等老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全体研究生以及其他语言学爱好者现场聆听了此次讲座。
刘丹青先生,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国际中国语言学会(IACL)前任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3版)》总编委委员暨语言文字学科主编,Asi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亚洲语言与语言学)半年刊主编。刘丹青先生的研究涉及语言类型学、语法学、方言学等多个领域,出版著作和合著11种,在中外期刊文集发表中英文论文约190篇。
讲座伊始,刘丹青先生从“义位”“构式”“中心义”“引申义”等语义学上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目前语言学文献中普遍存在的义项独立观,并由此引出“义项非独立观”这一与以往主流认知相悖的语义学新观念。
刘丹青先生通过 “路、路线、路劲、途径”的意义与搭配表现,认定类兼语句到双宾句的转换以及言语信息传递类、称呼类双宾句给予类意义的获得,名词性成分带“的“作定语的偏正结构中定语所具备的受事、施事兼某种受益者等扩展义与定语所具备的领属、类领属基本义之间的关系,寄生范畴对基本义的依附等北京话、其他多种汉语方言以及民族语言的多个案例,从词义的义项非独立性、句法结构的义项非独立性、寄生范畴的形义关联度等方面详细为大家解析了其“语义单位的义项非独立观”。
提问环节,刘丹青先生就听众提出的“湘方言体貌标记‘到’是否也可以根据库藏裂变来进行语法化分析” 以及寄生范畴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和诠释。
刘丹青先生的讲座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其“语义单位的义项非独立观”令在场老师和同学们耳目一新,其论证表现出的严密逻辑以及理论高度极具启发性和指导性,为大家日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指导老师:李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