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早上10:00,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委、北京市文艺学会副会长张志忠教授莅临我校必赢线路检测中心讲学,在逸夫楼二报进行了主题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度”的知识讲座。
张教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和评论多年,出版《莫言论》、《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主潮》等学术论著、译多部,获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庄重文文学奖”、《文史哲》“2003年度名篇奖”等多种奖项。
本次讲座在必赢线路检测中心党委书记李剑波教授的主持下开始。张教授就“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度”对20世纪的文学进行了定性分析。他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一是“高度”问题的提出,二是哪些作家能代表当代文学的高度。在论证第一个问题时他从当代文学作家的角度出发,主要说明了当代作家对文学高度的评价,着重介绍了著名作家陈晓明、王蒙等的观点:“当代文学在改革开放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张教授把对几个作家的具体介绍作为重点,选取四个代表进行个案、重点的分析,从王蒙、莫言、铁凝、王安忆四个作家达到的高度论证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度。他用一句话概括王蒙“展现当代思想文化的第一人”,张教授简单介绍了王蒙的成长经历,认为王蒙的作品中多展现革命的色彩,他的作品多描写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革命的纠缠。张教授独到的见解和多维度分析让现场同学敬佩不已,感触良多。现场掌声阵阵,气氛活跃。在谈到莫言时他表示为“乡土大地的苦难与神奇”,莫言的作品“具有本真色彩”,张教授认为“切实的乡村体验、丰盈的生命感觉、人物之个性的张扬和内在的农民立场”是莫言作品展现的主要思想内容,他的作品是建立在“没有隔膜的真实经历”上的。谈到莫言作品的乡土气息时他还简单地说明了鲁迅先生,鲁迅也是站在农民的角度进行文学创作,张教授说鲁迅“给现当代文学奠定了精神上的基础”。而在谈到另外两个作家铁凝、王安忆时,张教授认为她们的作品具有文本意识,敢于追求个性解放、自由,能用孩子的眼光看生活,着重以《红高粱》为例,说明铁凝在作品中展现的主要是“对人性善恶的追问”。张教授对当代文学高度独特的剖析方式、深入的定性分析赢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
历时近一个小时的讲座结束后,李剑波教授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他说“张教授采取知人论世的方法,根据作家的身世思想经历论述其创作、倾向特点,这种做学问的方法使自己收获颇多”。讲座最后,在场师生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对张志忠教授的莅临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与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