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任树芳;摄影 罗旭)12月14日下午三点,以“甲午时期的报刊地理、新闻呈现与读者阅读的回想”为题的学术讲座于第三教学楼318会议室举行,主讲人蒋建国为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此次讲座由必赢线路检测中心许高勇博士主持。
讲座开始前,蒋建国教授说:“甲午是整个社会过渡的一个标志,打破了传统社会帝制的基础,今天所讲的甲午海战并不是教科书中所学的,而是将甲午海战具体化,了解在甲午海战时期,报纸是如何渗透到读者中去的”其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体验到新闻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加深对甲午海战的认知。
在讲座中,蒋建国教授通过甲午时期一些士绅的日记、回忆录乃至抄报记录,以皮锡瑞、傅云龙、蔡元培等少数精英分子为线索,呈现甲午前后的一些新闻事件,体现出报刊传媒在当时的重要性——是读者关注时局的重要资讯来源,由于报刊地理的差异性,当时的报刊读者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等口岸城市。他发现,从1880年起,宗教报刊注重开拓发行渠道,增设发行网点,以吸引更多的读者,《甬报》创办之始,它的发行网络就已经通达全国重要城市和交通较为便利的通商口岸。中法战争期间,许多官员、学者加入到阅读《申报》的行列之中,了解国际时局的变化。
蒋建国教授认为,报纸拓宽了人们交往的网络,拓宽了信息的渠道。他将报纸比作是甲午时期的“微信”,唯一不同的是,微信是即时的,报纸是延时的。例如在偏僻的山区里,张勇是从《申报》上了解到他的好友张树声在甲午战争期间去世的消息的,足以看的出报纸的纽带作用。一名广告学专业的陈涵同学提出问题:“我对新闻史比较感兴趣,近期打算以第五次围剿前的动员技巧为主写一篇论文,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蒋建国教授就这个问题认为,并不是叙述就没有价值,有时候讲好一个故事本事就是价值,但是想要去解释这个事件,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阅读,通过将领、名人的回忆录,《红色中华》、《中央日报》等多个来源找一手资料,看这个事件是如何被认知、被报道、被理解的。
讲座结束后,许高勇对蒋建国教授的到来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他强调,新闻史不能越做越死,需要大量的阅读,找到创新点,不能做成“死新闻”,希望通过这次讲座,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产生新的视角,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