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晔婕)世间还是有太多歧视。
如传统“女强人”意义中,“‘强人’原来在标准普通话的意思等同强盗”。她们破天荒闯入了男性专有领域,窃取了男性的精明干练与职场上属于男性的风光。
《找到你》在国庆假期放了一颗现实主义题材的催泪弹,从姚晨饰演的李捷中,我们可以窥见现代女性被家庭与事业两边“压榨”的局面和女性抗争的不易。
在京东老板的桃色新闻中,不出意外地有了侮辱受害女性的言论,以示刘强东的清白。
女性必须赋有传统女性的亲切温柔,应该在家庭与职场中毫不犹豫地选择家庭,应该在被侵犯时先检点自己……这些不成文的规矩,委屈了多少女孩子的个性,扼杀了多少女孩子的梦想,粉碎了多少女孩子的自尊?在经受男女平等思想的洗礼后,她们被现实恶狠狠地践踏着认知,在精神废墟中重新被教育“何为女性命运”,然后,接受,或者忍受。
女权意识逐渐苏醒的过程,终究不是理所应当的女性地位的上升无阻过程。然而反观男性群体内部,同样并不意味着完全平等。霸权性男性气质依旧高在神坛,受万众瞩目与顶礼膜拜,而其他一些气质却遭到无下限贬斥。
《开学第一课》引起关于男性阳刚气质的社会大范围讨论,甚至人民日报与新华社观点针尖对麦芒。
“娘”的范围在人们的认知中不断扩大,不再只指说话声音尖细、拥有女性柔弱特点的行为的男性,还牵连了注重外表形象、长相清秀的精致猪猪男孩和温文尔雅、谦和如玉的高素质男性。“娘”这个曾专属于女性的词,又一次充当为人所不齿的炮灰。
“少年娘,则国娘”的污名化言论一竿子打死一大群善良无罪的男性。批判莫名其妙上升到国家角度,以堵住反驳之声的做法更是荒唐至极——难道不是一个尊重与自由并存的国家更有资格成为强国吗?“娘炮”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勇敢,自己的坚持,也有为国捐躯、义薄云天的气概,只不过外表和主流印象中的男性不一样,就被诟病成“东亚病夫”的形象。所以,我们要担心的,绝不是“娘炮”误国,而是这些挤压他人正当生存空间的人误国。
台湾玫瑰少年——一个孝顺懂事的生命被扣上“娘”的帽子、遭遇多次欺凌后离世,并没有让所有人养成尊重多元化性格的习惯,相反,这似乎是用鲜血作祭品对传统观念表示绝对保护与服从。
而“娘炮是你的自由,但请不要出来吓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娘炮是你一个人的事,但请不要用真实的你面对人。因为你低下,理应戴一辈子面具,或者在他人目光中躲躲藏藏地存活”?这种高一级别的歧视,裹挟着尊重的外衣,实戴着厌恶的有色眼镜,对“不正统”男性进行二次精神打击。
说出如此言论的人在用狭隘的三观对别人的人生指手划脚。但是,谁都没有资格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他人,甚至动用社会舆论武器逼迫别人到听为止。
(《观< 开学第一课>有感》学生作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件工艺品,完成了某些人的期待。然后这些人,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似拯救世界、留下万丈光芒后悄然身退,沾沾自喜。之后,那些深入骨子里的性别刻板印象,继续活在人们的行为和言语中,在为下一代人打上“理所当然”的标签后,绽放得像烙印一样醒目疼痛,却让人引以为傲。